一个14岁的年轻女孩舍命保护领袖画像,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,更多的是深入骨髓的“信仰”。据称朝鲜还追授该女生及其家人师长“金正日青年荣誉奖章”,所在学校也将以她的名字重新命名,以表彰培养出如此杰出人士。但这种“信仰”和褒奖能保得了朝鲜政权一时、一世?花季少女殒命又到底值不值?
 为了保护领袖画像而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,这样的行为到底值不值?
朝鲜声势浩大的领袖造势活动,我们毫不陌生。早在20世纪50年代,金正日就已经发起金日成的领袖造势活动,他号召朝鲜民众“为了伟大的领袖,不惜牺牲个人生命”。为了将对金日成的领袖崇拜变成巩固朝鲜政权的精神支柱,金正日不但提出要把金日成创立的所谓主体思想,变成朝鲜民众的唯一思想内涵,还要求朝鲜民众无限忠于金日成领袖,让每一个朝鲜人的胸前都佩戴上金日成的像章,所有人在提到金日成名字的时候,都必须使用“伟大领袖”之类的最高级形容词,朝鲜的城市乡村,大街小巷,例如“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万岁”一类的赞颂标语,金日成的领袖画像,无处不在。
早在1992年,金日成尚活在世上时候,朝鲜就已经废除了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制,以金日成诞生年(1912年)为朝鲜“主体元年”。1997年,金正日接任朝鲜事实上的党政军元首位置之后,又将金日成的出生日期—4月15日,定为朝鲜国家最盛大节日—“太阳节”,并拥戴金日成为朝鲜民族的光辉“太阳”,朝鲜民族则被命名为太阳民族,或“金日成民族”。
朝鲜政权借助强大国家宣传机器,不厌其烦地向朝鲜民众灌输诸如“在人与人之间,最巩固的是父子关系。所以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应该是父子关系。人民必须充分认识到领袖对他们的恩情,因为领袖是他们的慈父,所以民众必须无条件地忠于领袖。”革命在领袖的领导下前进,在领袖的怀抱里人民才能过真正的生活。因为领袖处于这种地位,所以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领袖,并对他尽忠诚。
1994年的7月9日,这一天金日成去世了,而金日成去世在很多朝鲜人的心目中是个历史坐标,就仿佛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都能够从那开始划起。
|